对话世界气象组织JPO中国青年在国际组织工作是种什么体验?
发布日期:2023-06-29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大气无国界,气象领域的国际合作历来有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从气象大国迈向气象强国的征途上步履铿锵,在国际舞台积极有为,影响力显著提升。从2019年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世界气象组织推出初级专业官员(JPO)项目,选拔优秀中国青年到世界气象组织短期工作两年,旨在培养未来参与气象国际合作人才。项目实施几年来,一批优秀的中国青年走向气象多边国际合作的舞台,他们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赢得了尊重,成为世界气象组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29鍥?1.jpg

世界气象组织总部大楼 图/张永


在世界气象组织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在那里他们得到了哪些收获?本期“讲述”,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故事。


我眼里的海洋气象服务与跨领域合作 讲述人:王志超


6-29鍥?2.jpg

王志超(右一)在世界气象大会上。 图/张永


在今年的第19次世界气象大会期间,记者再次见到了王志超,与四年前相比,他的头上多了些白发,依然温文尔雅,言谈举止中透露着坚定和自信。


王志超在2019年5月入选科技部JPO项目并来到世界气象组织(以下简称“WMO”)短期工作。当时恰逢第18次世界气象大会召开,王志超经历了WMO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革。这次改革以地球系统理念为指导,加强了在海洋、水文相关领域的研究、观测、服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深化合作,提高海洋气象和海洋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为一个雷电物理专业的博士,我在海洋学领域无疑是个‘门外汉’,为了尽快熟悉工作,我一边向同事和前辈请教,一边自学海洋、海事相关知识,还报名学习了海洋环境、海洋预报等在线课程,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被问及工作内容时,如今已是WMO秘书处服务司海洋服务处正式员工的王志超告诉记者,WMO海洋服务处的主要工作是确保海上和沿岸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重要的行业气象服务,与WMO秘书处其他职能部门相比,海洋服务跨领域合作的要求更多,也有很多实际抓手。


“这份工作需要比较强的协调能力。”王志超笑着说,“海洋气象服务的主要业务是解决海事安全需求,比如一艘航行在公海的船只,如何确保它收到准确权威的气象服务信息,这就需要国际协调。全球公海被划分为21个海洋服务区域(METAREA),每个区域由一个或多个国家来负责协调区域内的气象服务,通过METAREA协调员来为往来船只提供权威的气象服务。另外,在国际组织层面,WMO还与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国际商船提供海事安全信息。”这些都是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处理的事项,几年来的工作不仅使王志超开阔了眼界,也让他更加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在这期间,他还参与组织了多个区域海洋会议,组织了WMO与国际海事组织极端海事天气研讨会,推动了WMO沿海洪泛示范项目,其经验成为沿海洪水早期预警系统的指导文件。在王志超工作期间,中国北斗短报文服务系统被纳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他见证了全球海洋服务的中国贡献。


谈及工作体会,王志超认为,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际组织中,每个人对同一件事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要学会求同存异,确定目标的优先级,而满足会员的需求永远被国际组织放在首位。


当然,作为国际组织的职员,每个人都是有国籍的。王志超自豪地告诉记者,在日内瓦工作的中国籍职员非常团结,大家互相帮助,有困难一起解决,同时得到了中国驻日内瓦外交使团的强有力支持和关心。去年新冠疫情期间,王志超连续发烧一周,中国使团送来宝贵的防疫药品,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来自祖国的温暖。


今年是WMO成立150周年。作为联合国系统历史悠久的国际组织之一,从提出全球资料共享到应对气候变化,WMO常常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王志超认为,要在WMO中站稳脚跟并取得成绩,既要有宽广的视野、胸怀天下的情怀,又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让气象数据造福全人类 讲述人:陈晓霞


6-29鍥?3.jpg

陈晓霞(右一)在第19次世界气象大会上。图/张永


第一次见到陈晓霞是在第19次世界气象大会期间,一身正装的她正在世界气象组织(以下简称“WMO”)信息系统展台忙碌,不时向经过展台的各国代表介绍世界气象组织的WIS2.0信息系统。


陈晓霞是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派往WMO的JPO成员之一,目前在基础设施司数据与信息管理处负责WMO信息系统有关工作。


谈到入职WMO的感受,她用一句话概括,“一直在学习。”出国前已经是高级工程师的她,深度参与了中国气象局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应用与支持、气象数据服务等工作,这为她参与WMO信息系统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9年,第18次世界气象大会上提出要建立全球基本观测系统(GBON),以促进全球范围内观测数据的交换和共享。2021年的世界气象大会特别届会通过地球系统数据国际交换的统一政策,进一步推进WMO地球系统各学科和领域资料的交换和共享。


WMO秘书处基础设施司正是承担了上述重要文件的组织实施。陈晓霞的到来恰逢其时,迅速克服环境和语言等困难,她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中。作为JPO的一员,在2020年11月举办的WMO数据大会以及前期的7场筹备性研讨会中,她全程支持了8场会议,见证了一个新的数据政策文件从起草、磋商到批准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要不断地学习,学习WMO以往的数据资料政策文件,学习如何做会议记录、征求并梳理会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学习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保障会议顺利进行……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受益匪浅。”陈晓霞笑着说。


2021年正式入职WMO秘书处后,陈晓霞承担了更重要的任务。她深度参与并推动了WIS2.0系统的发展。这个系统是WMO面向未来的核心信息系统,将实现各类地球系统观测数据和预报模式数据的在全球范围内的便捷共享。她全面参与支持基础设施委员会下设的信息与管理技术常设委员会(SC-IMT)有关WIS2.0系统建设以及GTS(全球电信系统)向WIS2.0过渡的相关专家组和任务组的工作,积极为WIS2.0介绍视频献言献策,力求视频传播达到更好的效果。


陈晓霞的工作也得到了国内的大力支持。中国气象局加入了为期一年的WIS2.0试点项目,参与了WIS2.0全球消息代理,并提供全球数据发现目录支持两大全球服务模块。


第19次世界气象大会通过了WMO信息系统手册,并确立了WIS2.0的技术规范。目前,该系统四大全球服务模块已试运行,将更方便会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会员获取地球系统核心数据,为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的落实提供重要支持。


除了沉甸甸的收获,谈到未来的发展,陈晓霞坦言要努力做一名专家型管理者。世界气象组织是一个专业性机构,在管理和协调工作中,要涉及很多专业知识,不仅要梳理各会员的意见建议,有时也要贡献自己的观点,这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只有当你对特定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才能和专家对话。”她说。


经过4年的努力和锤炼,陈晓霞已经成长为WMO秘书处信息系统领域的一名业务骨干。“感谢国家提供的机会和平台,我将时刻不忘祖国嘱托,积极推动气象国际合作,让气象数据造福全人类。”


把握人工智能机遇 讲述人:周康辉


6-29鍥?4.jpg

周康辉在WMO工作照片。 受访者供图


在第19次世界气象大会上,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专题研讨会成为大会的热点之一。会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展示了华为盘古大模型与主流数值模式的对比结果,令现场各国气象局长大开眼界。


中国JPO职员周康辉参与了此次研讨会的策划和组织,他目前是世界气象组织(以下简称“WMO”)秘书处新设立的人工智能岗位的工作人员,隶属于WMO基础司和研究司。


2012年,周康辉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毕业后,来到国家气象中心工作,从事人工智能与气象预报技术的研究,几年前就曾预言“人工智能将助力数值预报实现弯道超车”。


“人工智能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黑盒子’,监测数据从这边输入,预报结果从那边输出,这其中的奥秘就是机器学习。通过对过去几十年气象数据的学习,使它具备了预测能力,省去了传统数值预报的很多步骤和计算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谈起人工智能在气象预报的应用,周康辉仿佛打开了话匣子。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引起了WMO的重视。为开展有关研究,WMO与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成立了一个焦点组,2020年在研究理事会下成立专家组,起草了两份人工智能概念文件。


2022年,周康辉以JPO身份加入WMO秘书处,负责支持人工智能专家组有关工作。克服了初来乍到的困难,他充满激情地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周康辉策划提出了WMO首个人工智能示范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短临预报示范项目。该项目将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遴选基于人工智能的临近预报技术,开展示范推广,同时着眼于弥补发展中国家观测空白,将人工智能与卫星观测相结合,以此来提升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短临天气预报能力,支持全民早期预警倡议落实。


周康辉告诉记者,今年他将推动示范项目在研究理事会通过,后期会建立评估机制,搭建全球比对平台,并建立相应的规范标准。届时,也将邀请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公司和大学参与。


“在WMO秘书处的工作经历,让我对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充满信心与期待。”周康辉感慨,像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这样的顶尖机构,他们对待新技术所呈现出的开放与积极姿态,值得我们学习。他将所思所感同样传递给了国内的同事们,建议国内尽快研究人工智能在气象预报领域的应用,并拿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抓住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机遇。


被问及在国际组织中工作的最大体会是什么,周康辉坦言,有效的人际沟通能力十分重要,要能够说服专家、领导接受你的观点。同时,语言也很重要,为此他正在学习法语,以适应联合国多元的语言环境。


展望未来,周康辉希望充分利用JPO机会,加强学习锻炼,推动示范项目取得实效,将来无论是否留在WMO秘书处,都将在人工智能和气象预报领域持续深耕,为气象预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建全球温室气体观测网的荣光 曲斌

6-29鍥?5.jpg


曲斌在WMO工作会上。受访者供图


前不久召开的第19次世界气象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建立全球温室气体观测网,使世界气象组织(以下简称“WMO”)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又一次走在了时代前列。


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中国JPO职员曲斌参与了此项工作,为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留下了中国贡献。


2022年5月,曲斌作为中国第二批JPO之一,来到万里之外的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瑞士日内瓦,踏上了海外工作之旅。气候变化相关专业出身的他,在WMO秘书处基础设施司如鱼得水,作为骨干参与了WMO全球温室气体观测基础设施相关概念的设计工作。


2022年,WMO执行理事会第75次届会通过一项战略决议,即建设由WMO协调的全球温室气体观测基础设施,为各国政府实现《巴黎协定》承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效观测温室气体提供权威的数据基础。之后,WMO成立了温室气体观测联合研究组,并组建了四个WMO温室气体观测专题工作组,负责制定相关概念文件。


在此期间,曲斌全程组织并参与了WMO温室气体观测联合研究组的八次研究组会和22次任务组会,推动了概念文件的形成。


他告诉记者,WMO全球温室气体观测网将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以数据同化系统和全球模式为核心,未来将在温室气体自然碳汇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温室气体的收支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曲斌认为,WMO全球温室气体观测网的建立,将为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平台,也是我国未来提升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的重要机遇。无论是在全球温室气体观测标准制定还是全球温室气体观测数据话语权的掌握方面,都值得我国提前布局。


短短的一年,曲斌实现了从大学教师到国际组织管理者的身份转变。谈及一年来的收获,他表示,在国际组织工作期间,自己学会了如何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同时,还提升了不断学习的能力,发现了专业知识对于协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了温室气体观测的前沿动向;另外,就是沟通协调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对联合国系统的多元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希望中国职员或专家在国际场合更加积极活跃一些,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更加有效的沟通,展现中国智慧。”曲斌笑着说。


曲斌认为JPO项目对于国际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可以继续结合国家需求以及国际经验动态调整,以期收获最佳成果。


一年多的工作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分离的苦涩。曲斌与妻儿异地分居一年来,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冲击,也慢慢习惯了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状况,因此倍加珍惜在一起的日子。


成长和收获:


王志超: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并在其中贡献中国智慧,我感到很骄傲。年轻人参与国际交流有助于拓展全球视野,也有助于国际经验交流分享,助力专家梯队建设。对我个人而言,这次国际交流工作机会是难得的机遇,帮我明晰了个人使命和职业愿景。立志于参与国际合作的同行,一是要关注全球气象合作的重要议题和趋势;二是要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努力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立场和价值观,建立更好的互信和共识。


陈晓霞:我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意识。当我从国内转到国际,从JPO转变为职员,这段个人的中国故事篇章已经开启,我每天的工作态度、工作产出就是这本书的底色,如何把一个个篇章写好,就像是给自己出的一道命题作文。参与国际交流充满机遇和挑战,每次都要做好充分准备。从小的方面讲,开好每次专家组或任务组会,会上积极发言,观点保质保量输出,拒绝当隐形人;大的方面讲,了解政策文件制定的全流程,参与并贡献之。胸怀理想,脚踏实地,不给职业设限,送上一句话与君共勉——你会的语言,是你世界的边界,它有多远,你就会走多远。


周康辉:我最大的收获是见识了不同文化、工作、生活的多样性,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兴趣爱好“碰撞”之下,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有意向参与国际合作的同行,可以从多参与国际会议开始,拓展国际视野。如有机会,积极加入国际组织专家组,了解国际合作规则。还要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曲斌:有机会参与全球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这一重大挑战性的工作,让我对全球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们的脱贫攻坚、高铁、空间站以及气象卫星事业等生动而真实的发展,引发了同事们的好奇心和共鸣,我们正在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交流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要有构建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对于合作、资源共享和获取支持至关重要;要有不断学习与适应的能力,国际组织工作环境常面临不确定性,要快速适应并从中汲取经验;还要有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能在压力下做出合理的决策。(张娟整理报道)

                                                                                              (作者:张永 责任编辑:刘淑乔)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
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