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和谐理念完善联合国机构管理工作——专访国际劳工组织驻巴基斯坦局局长李东林
发布日期:2020-09-01 来源:国际在线

4be685391408437da99ba2a5f7a07b91.jpg

李东林

135afb8752bf47068c8c28d0caf4afe7.jpg

李东林


国际劳工组织驻巴基斯坦局局长李东林自2004年赴任至今,带领他的团队在巴基斯坦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国际劳工组织历史上第一个担任国家局局长的中国人,今年荣获了巴基斯坦授予外国人的最高荣誉--国父金星勋章。


  李东林2002年加入国际劳工组织,最初在泰国担任地区局长的特别顾问。他回忆说,当年地区局长找到他,让他选择前往巴基斯坦或者斐济担任国家局局长,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巴基斯坦。“当时他说,巴基斯坦比较大,国家局也比较大,项目比较多,有一定的管理难度,比较有挑战性,我说我还是喜欢有挑战性的地方,我还是到巴基斯坦去。当时我还有一个考虑,因为中巴友谊源远流长,两国是朋友加兄弟。那么这次让我去巴基斯坦,我觉得我去见识见识这个兄弟,然后作为一个中国朋友,也从国际组织这方面给巴基斯坦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也能为中巴友谊增加一点微薄的贡献吧,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还是选择来到巴基斯坦。”


  李东林是国际劳工组织历史上第一个担任国家局局长的中国人。他说,6年来他在巴基斯坦的每一个地方都受到巴民众的热烈欢迎,不是因为他是联合国官员,而是因为他是中国人。“巴基斯坦确实不仅从政治家到大人小孩,都对中国人有一种由衷的尊敬、热爱。我举个小例子,我们有一次全家到塔克希拉,我们的车轮胎爆了,我正感到手足无措的时候,大概7、8个巴基斯坦当地青年上来就帮我换轮胎,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轮胎就换好了。我想一个人给100块钱,7、8个小伙子说什么也不要,说我们能为中国人干点事我们非常高兴,给钱就看不起我们了。我们给他们水也不要,还请我们到他们家里喝茶。所以说从小事可以感觉到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情感。”


  在巴基斯坦工作6年半期间,李东林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但他以人为本,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这6年半期间,我遇到了各种自然灾害、各种恐怖袭击,各种不同的危机。我觉得巴基斯坦现在正是需要世界帮助的时候,作为中国人,作为一个兄弟加朋友的国家,我们有责任尽可能地为她多做一点分内的工作。所以说,在这6年中间,无论是地震援助或者是对这次洪灾的援助,或者是给巴基斯坦妇女提供就业机会,给巴基斯坦青年提供培训,给巴基斯坦建立劳动力市场体系,在巴基斯坦开展消除童工这种全国性运动,从我这个角度都做了一定的工作。”


  李东林说,他在巴基斯坦的主要任务是推广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工作”这个概念。也就是不仅要给民众提供就业机会,还要能保证民众有足够的收入。他举例说,巴基斯坦北部锡尔考特号称“世界足球生产之都”,上世纪90年代当地工厂雇佣了大量童工,为此,当地政府找到了国际劳工组织。“我们在锡尔考特就建立了一个网络,把童工从工作场所救出来,组织起来进行培训,进行非正规教育,让他们在很短时间内赶上正规学校,然后再把他们送到正规学校。近10年来,我们已经把10万个孩子从工作场所解救出来,然后把他送到正规学校,继续享受免费教育,费用都是由国际组织提供的。同时我们给他们的父母亲也提供培训机会,也给他们提供小额贷款,让父母亲有更多的收入,这样的话就不至于再送孩子去赚额外的收入来弥补整个家庭收入的不足了。所以这个项目受到他们很好的欢迎,锡尔考特每年的出口在逐步增加,因为现在没有童工产品了,西方的买家也愿意多买它这个产品。”


  在联合国系统中,国际劳工组织是第一个在巴基斯坦地震和洪水灾害发生后在灾区开展以工代赈的联合国机构。巴基斯坦总工会、雇主协会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对李东林领导的国际劳工组织巴基斯坦局进行了表彰。巴基斯坦国家局60多名雇员公认李东林是历任局长中最优秀的一个,所有的雇员还集体签名向总部发了一封请愿书,要求总部对李东林的工作在全系统进行表彰,这在国际劳工组织的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李东林表示,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他把和谐理念运用到工作中是分不开的。“在这6年半的时间,实际上我把胡主席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也用于我的管理中间来。我的管理宗旨就是要创建一个家庭式的工作环境。大家把雇员之间都看成一种兄弟姐妹这种关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容让。这种互相容让相当重要,对于这种宗教国家,或者对于这种多宗教、多文化,这样一个联合国组织来说。”


  李东林表示,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联合国组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官员,如果能把中国的和谐理念与西方的管理经验相结合,中国官员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在联合国系统工作10年以后,我就觉得,我们中国在管理上有很多好的地方,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管理经验,西方也确实需要借鉴我们的管理经验,如果两方面能充分结合起来,可能作为企业或机构来说,能显示出很好的优势。”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
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